2024年度工作总结
基础医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简称:教研中心,下同)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在各教研室课程思政成员的集体努力下,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融入各基础医学课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2024年,学院举办了两次专题会议: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制订及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与运用,以及6月25日举行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推进会;通过持续不断的思政建设,各教研室所有本科课程均做到了课程思政案例全覆盖,每两个课时涵盖一个课程思政案例;多个课程思政案例在省级竞赛获奖;各教研室定期组织思政活动,例如,解剖教研室6月21日王崇峰老师举行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9月1日进行生命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专题研讨活动,通过对遗体捐献者于书奎书记的故事讲述,以及感恩无语良师仪式,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态度,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学会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命;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生对捐献者的无私奉献心怀感激,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学生认识到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培养了同理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学生明确了未来的职业责任,立志成为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分析化学教研室基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以课程教研团队为单位,深入挖掘仪器分析各章节知识点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精心研究知识点和课程思政内容之间的关系,激活学科内容的思政生命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知识建构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相互统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包括:一,以知识为载体,融思政元素于学科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渗透思政教育,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建成课程思政案例,使专业知识讲授和思政育人水乳交融;二,以实践为助力,融思政教育于实验教学,从具体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中,逐渐升华化学思维;三,以评价为推手,融思政教育于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关注点作为切入点,有助于形成线上评价客观、线下评价有据。
学院下一步将继续遵循OBE理念,以提升学生政治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总目标、总方向,将学院的课程思政教学打造为具有基础医学学科特色的完善的育人体系。
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2025年,基础医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简称:教研中心,下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深化各基础医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医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全面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形成具有基础医学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教研中心将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方法。按计划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二)修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结合基础医学课程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一门课程都能充分体现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三)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依托优势学科和优秀教学团队,在医学免疫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四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带动下,继续建设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新增省级示范课程1-2 门,为主干课程示范课全覆盖奠定基础,推动全校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
按照计划,适时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能力培训,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能力。通过培训,使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掌握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五)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与反馈
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适时对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学督导等方式,全面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与国内外兄弟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我校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教研中心的领导下,各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统筹规划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和教学案例,组织实施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教学。
(二)完善政策支持
学院制定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相关政策,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资源建设
学院加大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